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设备装卸搬运,半导体工厂搬迁,机电设备设备装卸,半导体光电设备拆卸,
2020-12-08 来自: 亚瑟半导体设备安装(上海)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86
设备搬运85岁高龄搞成称霸地表的台积电,但他可不是什么大器晚成的人
“我从来没有把英特尔当作标杆,我是树立我自己的标杆。”来源:华商韬略1988年,张忠谋通过私人交情把老朋友、也是老对手——英特尔总裁格鲁夫,连哄带骗地请到了工厂已经建成,却始终没个像样订单的台积电。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设备装卸搬运,半导体工厂搬迁,机电设备设备装卸,半导体光电设备拆卸,
当时的格鲁夫正大力砍掉储存器业务,向电脑处理器(CPU)业务转型。张忠谋吃准了他要转型***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心思,努力说服他将一些芯片制造业务交给台积电,以便腾出更多精力去攻CPU研发设计,而且大表忠心与决心:
台积电就是英特尔自己的厂,保管品质、效率,尤其是忠诚……
今年的台积电原本应该很难过。
首先是受疫情影响,大半个地球的生活与生产都在走走停停,断断续续。重要的,还是台积电自己生逢“乱世”与动荡之中的左右为难。
美国要它断货华为,它当然不愿。因为这不但很伤感情,而且很伤利益:华为已是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,到2019年已贡献了它约14%的营收。
不愿意,但也无奈。
失去华为,要它喝一壶;失去美国,它敢失去吗?美国不但握着它的技术咽喉,而且还是它的市场。到2019年,美国客户依然占据着它营收的近六成,仅苹果一家就贡献了23%的收成。
左右为难间,台积电也算是做过两全的努力。一方面全力为华为生产芯片,甚至停下高通等公司的订单来满足华为;一方面游说美国,希望得到继续供货华为的许可。它还是只能听美国的:
不计划在9月14日之后继续供货给华为。
这也意味着,它将失去将近15%的营收,但这么大笔生意可能说没就没了,台积电的股价却没有下降,反倒还不断创下新高。
曾经傲视***的芯片霸主英特尔无奈宣布自己搞不定7nm的当天,就有人猜测台积电会因此得福。(7月28日),猜测变成了现实:
多家媒体的消息显示,英特尔已基本放弃“治疗”,决定自明年起采用台积电为其生产芯片。台积电股价应声猛涨,并以超过4300亿美元市值跻身***市值10大,曾被张忠谋一再恭维的三星,已被抛在更远的身后。
风暴之中,台积电的业绩和技术也在持续新高,甚至一骑绝尘。
业绩上,它在二季度实现营收约103.8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9%;实现净利润约41亿美元,同比猛增81%;技术上,当英特尔还因搞不定7nm备受责难,三星还指望靠3nm到2030年实现反超之时,台积电已明确宣布将在明年量产3nm,并有望在未来三年左右实现2nm制程工艺。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设备装卸搬运,半导体工厂搬迁,机电设备设备装卸,半导体光电设备拆卸, 半导体设备搬运
伴随英特尔这个老顽固的“缴械投降”,全世界还有希望与台积电拼一拼的也就三星了。2nm这个被业界称为吊打“三星”的消息一出,也就意味着:
只要世界不出更大的乱子,可预见的时间内,芯片继续改变世界这件事,就是台积电一家说了算了。
戏剧的是,30年前,英特尔就曾给过台积电订单。
只不过,当时英特尔给的只是自己懒得做的边角生意,台积电还是靠着那笔订单才活下去的无名之辈。而今却是英特尔得靠台积电,才能继续在塔尖续命。
30年订单变幻,对台积电会处夹缝的时难,张忠谋其实早有预计。
去年11月,智利取消APEC高峰会之际,他就曾深表忧虑地谈到:当世界不安静,台积电将成“地缘策略家”的必争之地。
台积电会成必争之地,是因为它重要到可以左右***产业格局。
这家由张忠谋56岁创立的公司,不但是中国台湾市值的公司,***市值芯片制造商,也长期是***赚钱的公司之一。
2019年,台积电实现营收2533.85亿人民币,净利润约838.06亿元人民币。耀眼的利润指标背后,是它一家掌握了***约60%芯片制造的可怕。
芯片是科技产业运转的核心。苹果、华为、高通,***绝大多数高科技巨头的“心脏”,都被台积电握在手里。业界曾因此评价在位时的张忠谋:
他一跺脚,***科技业都要震一震。
2017年张忠谋摔了一跤,***都关切地打听:严不严重,要不要紧?台湾地震或停电,***财经媒体的电话也都是打给台积电,而不是台湾当局。
但张忠谋真正让业界敬畏与敬仰的,还不是台积电的霸主地位,而是芯片代工制造这个产业,都是他凭空缔造出来。
如今的芯片产业大概包括三种模式:从设计一直做到制造和封装的IDM模式,只做设计的Fabless模式,以及只做代工制造的Foundry模式。
在张忠谋创立台积电之前,******半导体企业都是从设计到制造大包大揽,也就是只有IDM这一种模式。
IDM模式让半导体成了一个持续被巨头垄断的高门槛行业,外人很难有所作为。即使有人从研发设计干起,试图从寡头那里分杯羹,也是活在有上顿没下顿的不安中。因为,一般的设计公司搞不起制造,只能租借大公司的产能,大公司不忙就租给他们,忙起来就不租了,而且还经常偷窃或模仿他们的设计。
沉重之下,一些有能力搞研发设计的人早有期盼:要是有一家能替自己保护好商业秘密,不跟自己抢创意抢生意,专门帮助自己做制造的工厂就好了。
被台湾邀请过去开办半导体公司的张忠谋,也是这么想的,只不过,他的决定是:自己来做一家制造工厂。
因为,他也看不到自己可以在IDM模式下突围的希望。
“我在德州仪器工作25年,曾任半导体集团总经理,已经做到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后来到台湾,还要我办一个半导体公司,我就觉得没有路啊,已经望尽了嘛,只好辟一条新路,也就是商业模式创新了。”
他的这一创新,除了横空造出一个半导体代工制造产业,也顺便孵化出另一大半导体细分产业:半导体设计。
也就是,当今半导体产业三大模式中的两大,都是张忠谋一脚踢出来的。
***管理学教授迈克尔·波特,因此盛赞张忠谋不是创办了一个企业,而是创造和成就了两个产业:***半导体制造代工产业、***半导体设计产业。
从此开始,没有实力兼顾制造的芯片设计公司,可以将台积电作为制造厂,与传统巨头竞争,并将芯片的应用拓展到老巨头们无暇顾及的地方。
当这些设计公司不断在竞争中获胜、在新领域成功,也就给台积电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,并加速了半导体乃至整个科技产业的整体繁荣。
一起步就专注研发设计的高通、苹果、英伟达,包括华为海思,都是受益于台积电的代工模式,快速崛起。因为这个模式,当有人问及张忠谋办台积电是否有把英特尔当标杆,这个人得到了这样的回答:“我从来没有把英特尔当作标杆,我是树立我自己的标杆。”
因为这个模式,***半导体产业格局被重新定义,中国台湾也从半导体荒原变成世界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极。
张忠谋自己自豪的,也是他将制造和设计分开的这一模式创新。当别人恭维台积电的技术、管理、文化等等,他说自己更希望台积电被记住的是:
“一个商业模式创新者。”
“现在大家看到的结果是,台积市值排名***前列,超越英特尔、三星等等,这背后原因很多、或者说的原因,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。”
张忠谋总结,技术制造优越及客户信任,是台积电的三大竞争优势和看家本领,“若是失去其中之一,就不是我们要的台积电。”
台积电建立这三大竞争优势,也是走过相当艰难的路。
首先是人才难找,尤其一将难求。
要在半导体产业出头,一出手就要打的战争,自然要的人。台湾当时没有这种人,他就到***上找。但那时的半导体圈子不大,有大能耐的,要么是他过去的对手,要么是他过去的下属。
对手比较难搞,他从下属找起。他找到包括英特尔一位副总裁在内的几位老部下,邀请他们到台湾跟一起改变半导体产业。但这些人看好他,却不看好台湾,也不看好他搞“制造代工”这个馊主意。
好一番努力之后,他才把通用电气半导体总裁戴克挖来做了总经理。
和找人一样难的,还有找订单。
当时的芯片制造订单基本只能靠美国市场,这也是张忠谋让台积电前三任总经理都是美国人的原因。但即便如此,生意依然不好做——实验室搬迁
***设计公司规模不大,喂不饱台积电;传统巨头们有减轻制造压力的想法,却对张忠谋心存芥蒂,担心台积电被喂饱养大之后反过来与自己竞争。而且,因为整体行情低迷,大公司们往往也是“地主家也没余粮”。
差不多一年,台积电派到美国抢订单的人,每次跟张忠谋汇报,都是首先一句“我的方向正确”,然后就“但是”了。苦苦探索了一年多,台积电才取得胜利,也是个伟大的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