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密仪器设备上海装卸搬运
2021-06-28 来自: 亚瑟半导体设备安装(上海)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57
精密仪器设备上海装卸搬运的亚瑟报道:2020年末,汽车半导体短缺现象开始进入人们视线,随后,缺货现象从汽车领域开始向更大范围蔓延。目前芯片短缺已成为 半导体设备搬运问题,几乎所有芯片行业都受到了冲击,似有愈演愈烈之势。其中,从芯片紧缺程度来看,MCU是本轮芯片缺货中严重的品类之一。据研究机构 半导体设备搬运MCU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3亿美元,同比增长7.21%。需求端一派景气之下,供应端产能却频频吃紧。一边是席卷“芯片荒”,另一边又有疫情、暴雪、火灾等意外袭来,MCU市场供需缺口愈加拉大,产业链涨价声四起。近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、副秘书长叶盛基也公开表示:“当前各类芯片中MCU 半导体设备搬运紧缺,国内MCU芯片企业较为薄弱。”缺芯确实正在给半导体行业带来“阵痛”,刺激着本土MCU厂商寻找突围之路。根据 半导体设备搬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,超过74%的中国MCU市场被意法半导体、恩智浦、微芯科技、瑞萨电子、英飞凌等海外厂商占据,本土MCU厂商市场占有率仅为10%左右,产品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等细分品类。在汽车、工控等大厂几乎处于垄断地位。从MCU终端应用市场分布来看,下游应用主要分布在汽车电子(33%)、工控/医疗(25%)、计算机(23%)和消费电子(11%)四大领域。根据IC Insights预计,2021年MCU市场160亿美元。当前MCU国产化率较低,其主要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三方面:(1)MCU是平台化的产品,海外厂商起步早,产品线丰富,生态完备,可为客户提供所有产品全系列的选择。终端厂商已经适应海外巨头的MCU产品及生态,切换国内MCU厂商的意愿较低;(2)MCU在终端整机成本占比较低,且MCU又是嵌入式设备的核心。整个系统都围绕MCU进行配置,因此客户在选择上较为谨慎,不会因为小幅的价格优势切换厂商;(3)MCU需要客户二次开发,产品导入周期长,新产品上量慢。然而,随着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, 半导体设备搬运MCU的稳定供应也引发国内汽车厂商的担忧,市场迫切期待国产MCU的出现。目前,国产厂商也正在积极布局各系列MCU产品线,随着国内MCU厂商加大投入力度,开始逐渐在特定细分领域实现突破,在 半导体设备搬运市场完成了产品的渗透,如兆易创新和极海在工业领域的突破(极海半导体MCU通过工业级IEC61508 SIL3安全认证),在汽车电子领域,国内目前已经实现车规级MCU量产的公司包括杰发科技、赛腾微电子、芯旺微、比亚迪等。从趋势上看,中国MCU产品性能和市场规模在不断提升,国产MCU正在加速破局。但MCU 是个慢跑的赛道,本土厂商仍需要技术和可靠性的长期积累。从企业数量来看,除了大家常常听到的这些公司之外,国内还有数十家未上市公司和MCU初创企业,粗略估算大概也有不下100家。国内的MCU公司在数量上并不输,但产品种类还不太多,同质化问题较严重,市场占有率也不高,能达到欧美公司水平国内MCU厂商在未来要想长久不衰的生存,除了要着眼于国内当前市场,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之外,还需在技术上多加投入,让自身产品与市场主流接轨。另外,也要从价格优势作为抢占市场的突破口,逐步完善MCU生态短板,积累和创新的同时打造差异化,致力于32位MCU以及汽车/工控等中 半导体设备搬运市场的发展趋势,争取跑赢国产MCU的逆袭之路